紧急提醒!仍是高发期!出现“三红三痛+高热” 赶快就医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近期的持续高温天气及降雨,为伊蚊提供了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近期的持续高温天气及降雨,为伊蚊提供了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
夏秋季是蚊虫孳生旺季,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期。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我们呼吁全体市民立即行动起来,共同开展灭蚊防病行动!
花盆每周彻底清洗花盆托盘,避免积水。闲置物品翻倒闲置的水桶、脸盆、玩具、轮胎等,倒扣存放或收入室内,防止积水;废旧瓶罐及时丢弃,避免雨水积聚。
病毒分类:登革热病毒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病毒形态:病毒颗粒呈哑铃状、棒状或球形,直径 40-50nm。基因组结构: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长约 11kb,编码 3 个结构蛋白和 7 个非结构蛋白,基因组与核心蛋白一起装配成 20 面对称体的核衣壳,外
夏季高温多雨,蚊虫活动频繁,是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高发期。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所有年龄人群均易感,新生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随着气温升高,又赶上多雨季节,身边的蚊虫也逐渐多了起来。蚊虫不仅只会叮咬吸血,更可怕的是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就包括登革热,每年的5-11月是我国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我们时刻要提高警惕。
白纹伊蚊背部有一道明显的白色纵纹,而埃及伊蚊背部有独特的“竖琴”状白色斑纹。
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可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居家居民小区、村镇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医疗机构口岸、机场旅游景点、酒店宾馆 等地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收好这份权威防控指南0102居民小区、村镇篇03学校、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筑牢安全与健康的防线, 9月1日至2日,燕矶小学精心组织并成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活动。
目前研究发现,这个病毒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者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
登革病毒通过带毒雌蚊叮咬传播给人类。世界范围内埃及伊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在我国以白纹伊蚊为主,分布广泛。
近日,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9月健康风险提示,九月正值夏秋交替,暑热余威犹存,昼夜温差显著增大。加之暑期返程高峰与开学季叠加,人群流动性和聚集性大幅增加,易于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近期泉州高温多雨,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白纹伊蚊是泉州常见的蚊种,可以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多种疾病。泉州市区正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蚊媒滋生环境进行全面清理,但是一些市民家中仍然发现有蚊子在频繁活动。泉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防蚊灭蚊,要留心家里容易被忽略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为做好疫情防控防止疫情输入及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
近日,多地报告发现基孔肯雅热病毒,为增强留守(困境)儿童的健康意识,提升他们的疾病防控能力与自我保护水平,弘扬科学健康的生活理念,浦城县民政局、浦城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浦城县博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链接浦城县河滨街道卫生中心在浦城县第三中学联合举办了一场意义非
近期气温持续高温,蚊虫活动频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简称“两热”)进入高发期。这两种疾病均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麻蚊子”)传播,做好科学消杀防控是关键。以下这份实用指南,教你从药物选择到操作规范,全方位筑牢防蚊屏障!
作为长春市区最常见的蚊种,淡色库蚊堪称“室内蚊子代表”——不少人半夜被叮、清晨发现红包,大概率都是它的“杰作”。
基孔肯雅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靠白纹伊蚊(花蚊子)和埃及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只分布于我国南方的热带局部地区,白纹伊蚊则很常见,白天也爱叮人。
2025年8月31日0时至9月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178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病例分布在佛山85例,广州40例,深圳21例,珠海5例,江门、湛江各4例,清远、东莞、云浮各3例,汕头、河源、中山、潮州各2例,韶关、惠州各1例。